📝

BN.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 书籍信息


封面
 
书籍信息
书名
作者
状态
待开始 阅读中 已读完
为什么读
简评
喜爱度
🗓阅读记录
阅读记录和成就
 

🌈 实践


🕸全局与骨架
用几句话概况全书内容
用思维导图,结构化记录本书的核心观点。
 
 
 
🦋对我的改变
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读后感
读完该书后,受益的核心观点与说明...
 

🔖 书摘


书里那些有趣、有用的内容、观点、思想。
 

透析法

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的平均词汇量是2万~3万个。
 
透析(dialysis)即滤膜分析,是一种物质分离技术,利用半透膜使溶胶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分离,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医学上,根据透析原理制成的血液透析器延续了无数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
英语学习透析法的原理,就是对英文原著中的生词等语言知识进行“滤膜分析”——英语的所有单词都“溶解”在英文原著的巨大“海洋”中,透析法就是对“海水”持续进行淡化处理,以电子词典为滤膜,定量析出“海水”中的生词,输入大脑记忆中枢。生词遗忘相当于“回渗”,但只要持续透析,原著的单词会反复出现,结合原文背景,都将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从而增加个人的词汇量。
透析法的基本原则是模拟外国人的生活常态,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不投入额外的时间,就能提升英语文化水平。
notion image
 
 
运用以“英语播客”为主的播讲类材料进行大量的听力输入,同时着手打造你的标准口音以及语法基础。
英文原著”不局限于英文图书,而是从图书逐步扩展到真实环境下的多媒体实时视听资讯。
“学英语,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就一鼓作气,彻底把英语学好。” 立刻扔掉你手中的词汇书 在各种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学习单词、积累单词才是正道 语法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语法知识,你不可能读懂各种长句子和结构复杂的句子 口语不好的真正原因 听力输入量实在太少,对英语语音的模仿练习太少
 
正确的做法
南加州大学的荣休教授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博士。
(1)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根本在于input(输入),缺乏足够的输入就不可能学好任何一门外语。
(2)“i+1”公式。也叫作“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这条理论和上面的输入假说是最核心的两条理论。也就是说,在你认同输入假说的基础上进行输入练习时,一定要遵循i+1的原则,“i”即你现在的水平,“1”即比你现在稍微高一点点的难度。
(3)窄域输入(narrow input)。
输入的材料类型和难度级别在一定时间内相对要狭窄,这样做有极大的好处,只输入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把熟悉的语言知识以不同的模式快速掌握好。
像那种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的方法,其实是把注意力分散了,样样抓,样样都不精。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先学习适合自己级别的内容,待水平提高后再去接触下一个级别的材料。
(4)情绪机制。学习的材料应该是有趣的,学习的环境应该是轻松自如的,这样才能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英语学习必须建立一个系统化、可量化的流程,规定好整个学习周期的时间,彻底突破!
英语学习若不能一鼓作气,不如彻底放弃!
 
错误的做法
误区一:以背单词为核心
英语考试考查的不仅是词汇量,还要考查语法能力、对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种英语综合能力,词汇量不过是基础的基础。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开始体会到英语的韵律和语言之美,就在这个最基础的基础上统统“阵亡”了。
识记单词本该结合语境深化理解,到后期再按所学专业和工作需求来补充相关专业术语,所以立刻扔掉你手中的词汇书,在各种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学习单词、积累单词才是正道!
 
误区二:语法无用论或语感重要论
语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语法知识,你不可能读懂各种长句子或结构复杂的句子,继而就无法写成具有层次感的长句子,还会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难以克服的障碍!
 
误区三:口语至上论
我们学的不是“哑巴英语”,而是“应试英语”。如果真的是哑巴英语,那么你的读写是很流畅的,就像美国的聋哑人一样。
大部分人并不是只有口语差,而是英语听、说、读、写样样都差。输入的语言量太少,听和读方面下的功夫都不太够,对英语语音的模仿练习也是大家普遍缺乏的。
 
误区四:口音纯正标准论
从外语学习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最需要的是合理的时间投入,把时间放在追求英语的流利和精准这两大方面是最合理的“投资”。
一个连母语都说得无法达到《新闻联播》主播程度的人,学外语动辄就要追求什么标准纯正发音,且以卖弄几句“标准发音”为荣,其实都是很肤浅的表现。
 
误区五:听力应当只听标准音
首先要警告大家:只听标准音,英语一辈子也学不好,要有意识地大量灌输各种口音的英语,不仅仅是英音和美音,中国口音、意大利口音、德国口音等都要接触!
学好英语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大量听不同口音的英语,这样听力和口语才可能变好。
 
误区六:学英语,背诵短文很有用
英语学习,任何方法只要坚持做,其实都是有效的。评价一个方法好还是不好,无非是看效率、普及性以及成功率等指标高还是不高。
职场中人不可能像学生时代那样心无旁骛地“死”读书,这种方法根本不值得推广。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充满乐趣的,而背诵过程如此枯燥,一般人坚持不了。
 
学英语
策略三:列计划的时候绝对不要自我期望过高
培养心智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选择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形成习惯,不需要再耗损自己的心智力量了,这个时候再安排时间做另外一件事。
 
策略四: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过于乐观地估计“明天的自己”,而没有把现在的时间把握好——很多事情都被推到了明天或者下一秒。于是,拖延症开始发作了,虽然未来在年轻的自己看起来似乎无限长,可等你到60岁时,你会猛然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所以,当你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更不能列个计划都要好几天。
It's now or never.(现在就付诸行动。)
 
策略五:要主动养成正面的自我激励模式
(1)首先要避免“不要……”的口号,而应该说“要……”的口号
(2)使用沉溺性的自我奖励机制。
(3)要坚决杜绝自我辱骂式的良心谴责办法。
 
 
原则二:不要晚上学习,把学习时间调整到早上!
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坚持学习,对你的毅力和心智就是损耗——注意是损耗而不是锻炼。
(1)身心俱疲,学习效果极差。 (2)在晚上学习,很容易拖到很晚,这样就牺牲了你的睡眠时间。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死机,莫说工作和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恐怕两者都会失败。 (3)学习效率低使你充满挫折感,而且毅力容易被大大损耗,同时你会觉得这样太影响工作了。久而久之,导致放弃。
 
早睡早起学习的好处就太多了。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每天早上时的意志力是最强的,然后在一天内逐渐降低(受大脑糖代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你早起之后拿起书本比较容易,而下班后拿起来就是对毅力的损耗了。 (2)早起还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早上起床就学习对大脑不仅没有“磨损”,反而有激活的作用,让你处于预热的状态,使你的工作效率更高。 (3)早睡早起可以充分保证你的睡眠时间,不会带来任何毅力的“磨损”。 (4)最关键的一点——早上学习效率高,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这样你学英语的成功率会更高,让你从那种“放弃→拿起→再放弃→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10年也学不好英语→放弃”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原则三:零碎时间和大块时间穿插创造奇迹! (1)平时每天要保证1.5~2个小时的大块时间,如果是周末的话,要保证学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2)作息习惯绝对不要因为假期而改变,平时是6~8点学习,周末就可以是6~9点或者6~10点。 (3)零碎时间要利用好,当然这需要非常有效的工具辅助。
 

透析法——播讲类材料

“从听说入手,容易让大家有收获感,更能对英语感兴趣,这样越学越想学。” 使用播讲类材料 全世界优秀的外教资源你都可以请回家
逐级通关的口语训练 ESLPod、EnglishPod、AAT、爱荷华大学的口腔剖面
越来越流行的英文有声书(Audiobook) 感受韵律之美
 
目标:
我们要突破三个关卡:中级、中高级和高级,完成三大任务:慢速英语听力、常速英语听力、实用英语表达。最后的目的是让你能轻松地看懂各种原版的美剧、美国电影,并且在工作中口头交流无障碍。
 
方法:
透析法的特点:选择最纯正的材料,大幅度提升吸收生词的速度,使用电子词典,对材料海量吸收。
 
材料:
播讲类材料是指那些配有讲解性语言或者文字的英语学习材料(书籍、视频或者音频)。
 
实践步骤:
第一关:攻克变速纯正播讲类材料(中级)
 
第一个环节:攻克英语发音(2~3周)
《赖世雄美语音标》
第二个环节:克拉申亲自推荐的ESLPod(3~4个月)
由克拉申亲自推荐、由杰夫·麦奎兰(Jeff McQuillan)开发的ESLPod(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odcast)非常适合英语中级学习者使用。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美国简介》)
·A Day in the Life of Jeff(《杰夫的一天》)
·A Day in the Life of Lucy(《露西的一天》)
·Interview Questions Answered(《面试问题回答》)
·English for Business Meetings(《商务会谈英语》)
·Using English at Work(《工作常用英语》)
六本书的学习方法:
A.不要看教材文本,先花上两三天时间,认真地把全书的音频听完。放心,杰夫博士讲课非常细致,生词都一个个拼出来,绝对不用担心听不懂。只要不是因为生词而听不懂,听的时候就绝对不要做别的事情,只需做好笔记。
B.初步听完后,开始读教材文本,花3~4天的时间,对照着笔记把教材文本中的生词和短语都搞定。
C.之后开始进行跟读的练习,每天跟读的内容量和时长要自己安排,以能接受为准。跟读练习是重头戏。我建议大家最好全文跟读,也就是说,不管是单纯的课程录音还是讲解都要跟读。这对形成语感帮助很大。一般意义上的跟读有三种方法:
·丢开课本,播放一句,暂停,然后跟读。如果跟不了,就倒带反复。
·翻开课本,不暂停,跟着录音朗读,一气呵成。
·丢开课本,不暂停,跟着录音朗读,一气呵成。
在你听完全课、读完文本之后,进行第一种跟读其实是很容易的。这也是真正不留死角的听力练习方法,把每一句话都练到纯熟无比,英语的发音、腔调和节奏就都能深入内心了。完成了第一种跟读后,就要练习英语的流畅度了,也就是照着书不暂停地跟读。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就是不看书也不暂停地跟读了。
D.一定要注意复习!复习时,只需要使用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跟读方法把以前学过的课程再跟读几遍就可以了。
E.把上面的步骤搞定之后,我们还有个选做的练习——双法宝练习,就是录和听结合。当你把一课模仿到还算不错的程度后,把其中的慢速英语对话音频裁剪下来放在手机里,然后自己对着文本朗读该段对话,用手机录下来,平时零碎的时间就听这两段音频。听9次左右就能发现明显的不同,然后重新录,再听9次,每听一次都能感到不同。慢慢地,英语的发音节奏就渗透到你的身体和脑海中了。录和听一段慢速英语对话音频可能要2~3天,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录下一课。
 
听写是一种极度低效的学习方法,非常不建议将其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应该先大概熟悉一下学习的内容,然后逐句地跟读,这样才能对英语材料有最迅速的反应。
 
 
第二关:突破常速多口音的EnglishPod(中高级)
第一个环节:发音复习课(2~3周)
(1)American Pronunciation Workshop(《美语发音教程》,以下简称“APW”)
第二个环节:常速多口音的材料——EnglishPod(2~3个月)
EnglishPod
①确定你的水平到了这个水准,而不是还挣扎在VOA慢速的水平;
②制订好计划,内容为每天听几课、如何复习等;
③拿到一课内容,首先听讲解录音(不要忘记做笔记),听1~2遍,直到觉得能听懂就可以了;
④听对话的录音,就是约一分钟时长的那部分,听9遍左右;
⑤开始跟读,读的时候注意不要跟读单词个体的发音,而是用哼唱的模式,跟读语调,把录音当作一种音乐,体会英语的韵律之美;
⑥先看着文本跟读3~4遍,然后不看文本且不中断一口气跟读9遍;
⑦找零碎的时间参照听讲解时做的笔记来复习。
 
这样就完成了一课的基本练习。下面是额外练习。
①听了一段时间之后,建议大家从听过的课文中挑选出一期最喜欢的,开始用手机录音。录音时尽量不要停顿,去回想会话的场景和当时说话的语气,努力做到生动还原。
②把原音和录音分别听9次,如果觉得对自己的录音不太满意,那么重复上面第五个和第六个步骤并再次录音,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每期的学习大概只需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家学了100期左右的EnglishPod之后,就可以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了。在这之前,我们先看看实践案例,以此来激励一下自己。
 
 
第三关: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美语发音秘诀》)(高级)
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浏览一下目录,把书的编排结构搞清楚,然后从头到尾通读几遍。接着一边看书一边听音频,从头到尾反复听几遍,在清楚脉络和结构的基础上,这样做可以让听力技能飞速提高。然后,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重点突破,具体说就是去做每个章节的练习题,也是跟着音频做。
 
 

透析法-英文原著

“把英语用起来,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门语言,要将听、说、读、写全部实现‘英文原著化’。”
把英语用起来,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门语言,把听、说、读、写全部英语化:
听,就听实时的英语新闻;
说,就用英语聊天,交流对象从身边的熟人到网络另一端的外国人;
读,就读原版英文,从短信、邮件到大部头的专著;
写,就写英文邮件和短信给亲友、同事,乃至生意上的伙伴。
 
透析法谢绝简写版,例如“书虫”系列和“床头灯”系列。如果觉得一本原著太难,看不懂,就换简单一些的来看。英文原著中有大量写给小朋友的书,内容比其他书的简写版还简单,并且绝对原汁原味,保持了原著的本色。
 
选定原著之后,必须一读到底,浅尝辄止是大忌。
每本英文原著只需读一次,切忌读完又读,除非你要研究它。现在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绝大多数信息你只会接触一次,所以要习惯永不回头。
 
对于一本英文原著而言,“读下去”比“学生词”的意义大得多。
 
 
生词量:看“首万词”不重复词数
本书最开始的一万个单词里不重复的词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万词不重复词数”)
尽管“魔戒”第一部和第三部都进入了首万词不重复词数排行榜(从多到少排列)的前十名,但很多读者一旦读进去就会沉迷其中。这就说明生词并不是一个绝对性的问题。兴趣也很重要。
 
蓝思值:句子复杂程度的科学测算
 
兴趣选书
 
 
第一步:核心操作:50%自适应查词
 
 
第二步:核心操作:50%自适应查词
进行50%自适应查词,即隔一个生词查一个,只查一半生词。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的电子词典那么方便,全部都查不行吗?”绝对不行!那样就会沦落为缺乏效率的“精读”了。查生词必须有阅读量的支持,如果一味地查生词则读英文原著的速度就会特别慢,你很快就会厌烦,进而可能半途而废。
 
从第二天开始,在读英文原著之前,你要对电子词典上单词本里的单词进行滚动复习。建议只复习最近七天之内查的单词。只要看见英语单词后能想起中文意思便可以了,想不起来的就点开看一下解释。
 
不建议使用各种背词app扩充词汇量——透析法的重点永远是英文原著,单词只是中间的变量,电子词典只是辅助工具,切莫喧宾夺主。
 
存入生词本时间较久的单词,例如超过七天的,无论你记没记住,就都没有必要继续复习了。
 
 
第三步:核心操作:50%自适应查词
猜这个生词在英文原著语境中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后“脑补”出完整的理解。这个操作是透析法的关键之处,你要允许自己猜错,允许理解出现偏差,但绝不允许因跳过去不猜而造成理解的缺失。
翻开原著,不少生词、似懂非懂的词让你心里痒痒的,你会忍不住想多查几个。这时,你要切记“隔一个生词查一个”的原则。
 
第四步:识破英文原著中的“猫腻”
句子中的每个词都懂,但组成一句话就不懂了。
猫腻一:熟词僻义
猫腻二:暗藏词组
 
 
第五步:每读完一本就写透析记录
我在透析记录中记下的是一本英文原著有多少词汇,以及我查了什么生词,并且摘录写得好的句子,然后再写点儿读后感。
 
积累地道的表达,积累句子模板,积累名人名言。
 
将英语作为工具,在生活中和周围的人说英语,自己打造语言环境,形成自己的口语圈。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此主要有两种对策:满灌冲击和系统脱敏。
满灌冲击是一种很激进的方式,它的原理就是一下子单挑最高强度的焦虑,适应之后就什么都不怕了。例如,发誓从此只说英语不讲普通话,或者突然冲上主席台对在场的所有人说英语。
系统脱敏则是比较缓和的方式,具体做法就是建立一个英语口语圈,让你在非常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开口说英语。
 
 
来自英语词汇量测试网的各年龄段英语国家人士人均词汇量对照表
notion image
 
来自英语词汇量测试网的非英语母语人士出国年限与人均词汇量对照表
notion image
 

🪜 相关资料


⛳️本书相关
🗄我的相关文档
📚同类型书籍推荐
《语法俱乐部》
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
On Writing Well(《英文写作指南》)